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
某同学分析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农业税(万贯) |
非农业税(万贯) |
农业税:非农业税 |
|
至道末年(997年) |
2408.1 |
1567.3 |
60:40 |
天禧末年(1021年) |
2641.2 |
3874.0 |
40:60 |
熙宁十年(1077年) |
2021.3 |
5117.2 |
28:72 |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
《国语·晋语九》载:“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与叔鱼以求直(按:使自己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材料表明了( )
A.贵族之间争田的现象逐渐多起来 |
B.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渐遭破坏 |
C.战国时期的政治日趋腐败 |
D.统治阶级制定严酷的法律来保护其阶级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