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表明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B.规范了内阁机构的运作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致力于加强对谋反等重大犯罪的惩处

据史料记载:“隋朝大业五年(609年),全国人口为四千六百多万;唐朝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人口为一千二百多万;天宝元年(742年),全国人口为近五千一百万”。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末战乱是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
B.“开皇之治”较“贞观之治”成效更为显著
C.唐朝建立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促使人口逐渐增加
D.新农作物玉米等引进中国,使唐朝人口迅速增长

据《新唐书·地理志》“羁縻州”条载:“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藩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下列唐太宗采取的措施与此相符合的是()

A.设安西都护府 B.设瀚海都督府
C.设忽汗州都督府 D.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在中国存在一种广泛而普遍的宗族文化——祖先崇拜,由此衍生出遍布民间的祠堂。下列关于祠堂文化的正确叙述是()

A.祠堂的盛行与中央集权制、小农经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B.宗族被封建政府授权直接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维持乡村治安
C.自先秦时期起国家便鼓励民间修建祠堂
D.祠堂是宗法制度的物化象征,反映了深厚的家族观念

下图(缺图)主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A.国家分裂,战乱频繁 B.盛世经济的繁荣
C.“三教合一”的出现 D.市民阶层光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