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22~23题。
![]() |
图示农业属于 ( )
A.粗放农业与自给农业 | B.密集农业与市场农业 |
C.粗放农业与市场农业 | D.密集农业与自给农业 |
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布典型地区是 ( )
A.恒河平原南部 | B.波德平原北部 |
C.拉普拉塔平原南部 | D.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南部 |
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回答14-15题。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 B.雨热同期 |
C.市场需求 | D.劳动力不足 |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甲地全部城市化 |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
C.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12—13题。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过程 | B.郊区城市化 |
C.逆城市化 | D.城乡差别拉大 |
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
A.甲——A | B.乙——B | C.甲——B | D.乙——F |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9-11题。此图说明该地区 ()
A.城市化水平很高 |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
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 D.人口密度大 |
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
A.中国 | B.印度 | C.英国 | D.埃及 |
形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的结果 |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
C.农村人口增长过慢 |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
截止2007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4.77亿。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读图回答6—8题。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A.a | B.b | C.e | D.f |
c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主要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 | B.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
C.由于战争和灾害,人口死亡率上升 | D.人口大量迁出c大洲 |
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人口增长过多,人均资源不足 | B.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 |
C.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
读右图,回答1—5题。该图表示了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严重老年化问题 |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
C.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问题 | D.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
该国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有()
①国家控制人口数量
②人口预期寿命延长
③思想观念上的问题
④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⑤和平时间延长
A.①②⑤ | B.②⑤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下列四国中,与②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
A.美国 | B.瑞典 | C.巴西 | D.印度 |
在世界上10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须与③国家采取相似人口政策的国家有()
A.4个 | B.5个 | C.6个 | D.7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