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类争自由,林肯与还,谁与匹者;绎大同之绝学,仲尼而后,意在斯欤!”罗斯福新政举措中能体现挽联中“大同”思想的主要是
| A.实行工业复兴法 | B.恢复银行信用 |
|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 D.调整农业结构 |
2014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1周年,为了纪念毛主席,太原五中同学开展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与中国民主革命》,他们不应该选择的著作文献是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为此孙中山提出了
|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B.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
|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
|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河,人才荟萃,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大兔子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中兔子创办《青年杂志》,小兔子曾经留学美国。据此判断下列内容有误的是
| A.大兔子: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
| B.中兔子:首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
| C.小兔子: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倡白话文,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
|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使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
1923年胡适在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
|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