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期三天的八国集团峰会2009年7月10日在意大利奎拉闭幕。会议讨论了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重要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八国集团内部尚未达成一致,各方争论仍然激烈。中国的参与给这一会议注入新的活力。在对外关系中,中国始终主张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与各国的共同发展,既是实现我国长远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结合材料请说明中国坚持这一主张的政治依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某省与国内部分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比较

地区
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某省
1230
3.12
上海
1630
9.60
北京
1692.2
12.30
湖南
700
5.20
云南
440
6.10

注:按国际惯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必须达到5%或5%以上,才是支柱产业。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解决材料一中问题的意义。
材料二:该省文化产业发展有众多优势,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群众业余文艺创作繁荣,文化品牌效应显著,为促进该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结合材料,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该省应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促进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请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分析这一观点所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

现在,你打开电视,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公益广告: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是一种财富;文化是一种温暖,文化是一种榜样;文化是一种影响,文化是一种永恒。
请指出上述公益广告的文化生活依据。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和政府提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一近六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495
559
611
631
660
680

注:“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年均岗位缺口1300万人以上。
表二对3000名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情况

首选地
沿海发达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和北部地区
72.8%
25.2%
2%
首选职业
白领行业
蓝领行业
新兴行业
71%
27%
2%

材料二图:S省2011年人才供需结构对比情况

注:在劳动力市场长期面临总量性过剩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技能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春季农民工的招工难与秋季大学生的就业难交错产生。
材料三目前,我国仍有不少企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工作环境和条件恶劣,安全事故频发;不签劳动合同;超时加班现象严重;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长期拖欠工资;工会形同虚设。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