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0种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现有某蛋白质分子由n条多肽组成且相对分子质量为b,此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为( )
| A.(b-18n)∕(a-18) | B.(b-an)∕(a-18) |
| C.(b-18n)∕a | D.(b-n)∕a |
软骨发育不全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A、a)。该病显性纯合体(AA)病情严重而死于胚胎期,杂合体(Aa)时即有体态异常,身体矮小,有骨化障碍,但智力正常,隐性纯合体(aa)表型正常。以下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为完全显性现象,能活到成年人的基因型有Aa型和aa型
B.该遗传病为不完全显性现象,且基因型AA型病情重,Aa型病情较轻
C.一对夫妇(基因型均为Aa)所生子女中,理论上表现型正常的概率为1/4
D.在群体中,aa的基因型频率最低,Aa的基因型频率最高
对下图所示粘性末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粘性末端是由各自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催化产生的 |
| B.甲、乙具相同的粘性末端可形成重组DNA分子,但甲、丙之间不能 |
| C.DNA连接酶作用位点在a和b处,催化磷酸基团和核糖之间形成化学键 |
| D.切割甲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能识别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
右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1上,基因b位于2上,则该细胞产生Ab配子的可能是
| A.12.5% | B.25% | C.50% | D.100% |
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
|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
|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
|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
|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
下图从左至右表示动物电位传导传导的示意图。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电位变化是一样的 |
| B.K+外流和Na+内流过程都不消耗ATP |
| C.Na+内流可能与局部电流的刺激有关 |
| D.兴奋部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可能与K+外流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