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后者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
C.两者都认为突变和重组是变异的主要来源 |
D.后者认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
一个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探究生长素浓度对种子萌发率的实验,实验所得数据如下,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种子的萌发率 |
B.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
C.种子的浸泡时间和温度均是实验的无关变量,但是都能影响本实验的结果 |
D.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生长素浓度在10-6-102g/l之间对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 |
下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A.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
B.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存在 |
C.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
D.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关于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
抗原侵入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先天性免疫反应,同时释放出某种信号。 机体内的树突细胞(具有树状分支和吞噬功能的细胞)获取信号后会引发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树突细胞识别抗原与糖蛋白密切相关 |
B.致敏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过程与溶酶体密切相关 |
C.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将处理后的抗原暴露在体液中,由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而被清除 |
D.树突细胞释放更多递质,加强免疫细胞的联系 |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某同学在剧烈运动中大量出汗后,其机体内发生的以下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提高,重吸收水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
B.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提高,重吸收水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
C.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重吸收水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
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重吸收水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