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 A.手工工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
| B.出现了机器生产的工厂,无产阶级诞生 |
| C.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
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地联合—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政策( )
| A.率先为印度和越南所接受 |
| 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
|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
| D.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
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政协“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导致政协职能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 D.中共“八大”召开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正确的回答是: ( )
| A.罗曼诺夫王朝 |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 C.工兵代表苏维埃 | 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
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其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下列革命运动与其口号对应正确的是( )
| A.1688年的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
| B.1911年的中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
| C.1871年的巴黎革命:民主、法治、人权 |
| D.1917年的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
下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 )
| A.里昂工人起义、宪章运动 |
| B.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 |
|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宪章运动 |
|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