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表一:2008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12360 |
8234 |
5146 |
5164 |
3405 |
2420 |
材料二:表二: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
管仲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黄宗羲却认为:“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阅读以上材料,说明我国现阶段应怎样依法治国。
山东农科大蔬菜研究所和费县农业局的青年科技人员,主动联系费县方城镇辣椒生产基地,随时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并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农民送科技书籍,联系新品种,现场解答农民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科技人员走出办公室,下到农民的承包地,帮助农民发展辣椒无公害生产,使不少农户走上了小康路。科技人员在实践中也收获不少,完成了省级重点科研课题《辣椒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
农科大和农业局的青年科技人员是如何在实践中锻炼成才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中可知,古人曾经错误地认为,银河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已证实,银河只是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大小不等的恒星和无数星云、星团构成的恒星系。
对这一事物的认识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14分)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的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变化,并从认识论角度就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解决思路。
(12分)有人认为实践出真知,人们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你对这句话是怎样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