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气态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和D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D能跟碳酸氢钠反应,F有香味。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A的结构式为                  ,B中官能团的电子式为                     
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在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实验的步骤是将红亮的铜丝置于酒精灯上加热,待铜丝变为黑色时,迅速将其插入到装有B的试管中(如图所示)。重复操作2-3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D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B、D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实现反应④,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试管1中装药品的顺序为先取          (填“B”、“D”、“浓硫酸”,下同),再加入               ,最后加入            。图中X的化学式为                    
浓硫酸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酯的性质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分)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通过如下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验证产物。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
(1)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xMg(OH)2•yMgCO3]
(2)为了确定产物成份(包括产生的气体、白色不溶物及溶液中溶质),进行以下定性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Ⅱ
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气体成分为
实验Ⅲ
将实验I中的白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取少量加入足量

白色不溶物中含有MgCO3
实验Ⅳ
取实验Ⅲ中的滤液,向其中加入适
稀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溶液中存在CO32-离子

(3)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中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以下定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 4.52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后装置A增重0.36 g,装置B增重1.76 g。
①装置C的作用是
②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
(4)根据以上(2)及(3)的定性定量实验,写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有导气、
(2)利用装置C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中盛放的溶液是;若要证明其漂白作用是可逆的,还需要的操作是
(3)通过观察D中现象,即可证明SO2具有氧化性,D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a.NaCl溶液b.酸性KMnO4c.FeCl3d.Na2S溶液
(4)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往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沉淀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5)为进一步验证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次实验:
实验i:另取BaCl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B中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
实验ii:用下图F装置代替上述实验中的A装置(其他装置不变),

连接后往装置F中通入气体X一段时间,再加入70%H2SO4溶液,结果B中没有出现浑浊。
①“实验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
②气体X不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a.CO2b.O3 c.N2 d.NO2
③B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某实验室小组偶然返现将镁条插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镁条表面出现大量气泡。为了探究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该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如下:
(1)用固体NaHCO3配置饱和NaHCO3溶液的操作过程。饱和NaHCO3溶液pH=8.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镁条已擦去氧化膜且表面积大致相同。表中不要留空格):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镁条投入5ml蒸馏水
微量气泡


将镁条投入5ml饱和NaHCO3溶液中

Mg与NaHCO3溶液剧烈反应

将镁条投入5mlNaOH溶液中
现象不明显
Mg与NaOH溶液较难反应

(3)对于反应②中产生的气体(不考虑水蒸气),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只有CO2;假设二:只有;假设三:
请假设实验,用镁条和饱和NaHCO3溶液制取气体并检验其中是否含有CO2,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
想象和结论
大试管中加入擦去氧化膜的镁条

(14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溴苯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按以下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 液溴。向a中滴入几滴液溴,有白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a外壁温度升高,为提高原料利用率,利用温度计控制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为(填序号)
A.>156℃B.59℃-80℃C.<59℃
(3)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③向分离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4)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B.过滤C.蒸馏D.萃取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