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
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 |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
一首陕北民歌这样唱到:“老天爷爷你睁睁眼,下场大雨哥哥留一留。”歌词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的敬重,这与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哪个观点有关?
A.君权神授 | B.三纲五常 | C.天人感应 | D.心外无物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A.儒、道、墨、法 | B.墨、儒、法、道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
二十世纪前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电视和电影 | B.铁路与飞机 | C.报纸和广播 | D.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