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C.两极格局的存在 |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
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 |
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 |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 |
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 |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同盟力量的差距 | B.意识形态的对立 |
C.军事力量的失衡 | D.经济水平的差距 |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所说的德国是()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国家 |
B.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
C.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
D.带有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