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世纪末开始,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回答27~32题。15世纪末,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最先到达非洲最南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英国最终打败了哪个国家,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的地位
A.荷兰 | B.西班牙 |
C.葡萄牙 | D.法国 |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新发明是
A.蒸汽机 | B.轮船 |
C.汽车 | D.电视机 |
二战后,逐渐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核心国家是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苏联 |
二战后诞生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初衷是
A.加强国际贸易的协调与合作 |
B.推动全球性的技术援助 |
C.促进各国间的广泛交流 |
D.稳定国际汇率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
B.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
C.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
D.有利于保护国内的一些弱势产业 |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
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刻在琅玡台石壁上,并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这一政策指的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 B.无为而治政策 |
C.重农抑商政策 | D.划疆分治政策 |
据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夜市》记载:(南宋)临安(今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根据记载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A.南宋王朝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 |
B.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城市繁荣 |
C.南宋政府已经彻底放弃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
D.南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2012年是我国干支纪年体系中的龙年,下图为我国银行系统发行的银行卡和纪念币,这些具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象根源于( )。
A.铁器牛耕生产方式 | B.重农抑商政策 |
C.农耕文明影响 | D.西方文化的传入 |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