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15世纪末开始,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回答27~32题。
15世纪末,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最先到达非洲最南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英国最终打败了哪个国家,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的地位

A.荷兰 B.西班牙
C.葡萄牙 D.法国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新发明是

A.蒸汽机 B.轮船
C.汽车 D.电视机

二战后,逐渐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核心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苏联

二战后诞生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初衷是

A.加强国际贸易的协调与合作
B.推动全球性的技术援助
C.促进各国间的广泛交流
D.稳定国际汇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B.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C.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D.有利于保护国内的一些弱势产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华沙条约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历史条件有
①实行工业化②实行农业集体化③实施五年计划④取消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922年农民契可夫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的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是

A.增加税额 B.处以罚款
C.限量交易 D.放任自由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施余粮收集制
B.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C.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俄国十月革命后,参与武装干涉俄国的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有
①英②法③美④日⑤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