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15世纪末开始,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回答27~32题。
15世纪末,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最先到达非洲最南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英国最终打败了哪个国家,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的地位

A.荷兰 B.西班牙
C.葡萄牙 D.法国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新发明是

A.蒸汽机 B.轮船
C.汽车 D.电视机

二战后,逐渐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核心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苏联

二战后诞生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初衷是

A.加强国际贸易的协调与合作
B.推动全球性的技术援助
C.促进各国间的广泛交流
D.稳定国际汇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B.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C.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D.有利于保护国内的一些弱势产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华沙条约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后期,青岛、烟台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900年
1915年
1920年
1924年
山东章丘
0.1%
35%
45%
50%
山东济阳
0.2%
15%
25%
40%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一个“新时代”,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新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该图是英国不同时期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统计表,分析此表形成下列结论, 其中错误的是

A.工业企业逐渐增多 B.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城市污染严重.英国总人口减少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