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伽利略由于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并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终于激怒罗马教廷,虽然在教廷上他抱着顺从的态度,表示忏悔,但却始终没有放弃科学规律的认识,当其在忏悔书上签字时嘟囔着说:“可是,地球还是在运动啊!”这一历史反映了

A.当时宗教对科学进步的阻碍 B.科学家不畏权势的探索精神
C.教廷允许科学作有限的发展 D.“日心说”得到广泛宣传

德国天主教神学家席林(1874---1956)认为,为了给人类的生存提供和保障物资资料,人类必须从事经济活动,但是经济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毋宁说“最终目的是为了上帝”这是当时天主教经济伦理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分析,其中合理的是:
A 已经脱离了社会发展实际 B 是宗教顺应时代的体现
C 成了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 D 挑战了西方国家社会形态

《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撕下罩在家庭关系上含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下列文学作品中最能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 《等待戈多》 C 《玩偶之家》 D 《母亲》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他主张
A让每一个成年男子都参与国家管理 B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
C国家应该由少数精英分子来管理 D人类是有能力认识自然的

早期科学成就是建立在长期观测的基础之上的,比如,人们发现:帆船出海航行时,随着船的渐行渐远,岸上的人们所看到的现象是船体渐渐的消失在水中,而桅杆还露在水面上。船返航时情况则相反。下列哪一种科学成就与上述观测直接相关
A地圆学说B日心说C自由落体D经典力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