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司马迁说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指的是什么?(2分)
(2)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在统治政策上主要有哪些不同?你怎样理解“(唐太宗)自古功德兼隆”?(5分)
(3)与唐太宗相比,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清史稿》认为(康熙年间)“天下和乐,克致太平”。结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你怎样理解此时的“天下太平”?(3分)
(4)由上述帝王的主要活动,概括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高关税是令走私泛滥的根源。高关税既无法达到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目的,也达不到为政府增加财政的目的,只会引发走私泛滥,消弱法治,因而是有害无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年份
国别
1820
1875
1913
1926
1931
1952
英国
45~55
0
0
4
17
17
美国
34~45
40~50
33
20
53
9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材料三: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4%降低到2005年的约10%,其中工业品由13%降至约9.3%,农产品由19.9%降至约l5.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承诺
(1)受亚当·斯密的影响,英国在对外贸易中推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在《南京条约》中有何体现?
(2)清末,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和《国富论》。但两本书在中国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天演论》受到重视,《国富论》却被人们忽略。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两国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当时英美两国的做法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简要分析这种做法的效果。
(4)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中国为入世所做的承诺。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蔡元培生活的20世纪内忧深重,外患频仍。辛亥革命使“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被颠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摆在一切有识之士面前。就内部改革而言,蔡元培清醒地认识到,政治体制变革固然重要,科学对社会富强的贡献也必不可少。但这些对民族的发展来说还远远不够,民族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而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深层次原因是人民还在封建人伦主义、蒙昧主义的禁锢中,其本质还远远没有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才是改革社会的根本所在。
——摘自施莉《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介评》
材料二蔡元培是中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第一个倡导者,最先提出并极力推崇公民道德教育,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吸取西方文化精髓,融会贯通,创造性地对近代中国的公民道德教育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明确公民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自由、平等、博爱”,将其与儒家思想“义、恕、仁”对应,实现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现代化与本土化的结合……。蔡元培的公民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对中国近代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代公民道德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摘自李丽娟《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1)依据材料一,概括蔡元培公民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元培公民道德思想的特点,其思想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一致行动,日本也冻结了美、英在中国沦陷区的资产,作为反制裁。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二 1951年9月4—8日,时日媾和会议议在旧金山召开,总共有52个阅家参加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未被邀请参加会议。9月8日、举行和约签字仪式,49个国家(包括日本)在和约上签字。苏、波、捷拒绝签字。5小时后艾奇逊(美)和吉田茂(日)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美日安全条约》,……旧金山媾和与日美“安保”体制将日本纳入了美国在远东的所谓“集体保护”与“安全保障一的轨道,使日本重整军备,并参加到美国的反共军事体制中去,成为美国的亚洲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国际关系史第8卷》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前和战后对日本的政策有什么重大变化?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政策分别造成怎样的影响?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摘自洛克《政府论》(1668年)
材料二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
(2)两则材料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宣言》的发表产生的积极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
——摘自《商君书·赏刑》
材料二故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从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于其乱”也。故重轻,则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则刑至而事生,国削。
——摘自《商君书·说民》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的法治思想,并以此说明商鞅法治的意图。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法治思想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