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实验方案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的是方案 。
(2)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不十分明显,请分析原因 。
(3)学生内另辟蹊径,不用镁、铝的单质,而用镁、铝的可溶盐及一些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实验也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述学生丙用的是什么方法?
(Ⅱ)学生丁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他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1)A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
A: ,
B: 。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⑴写出下图石油的蒸馏装置中所指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
⑵指出右图石油的蒸馏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①缺铁圈和
②缺(防液体暴沸)
③
④
乙酸丁酯:(CH3COOCH2CH2CH2CH3)是一种常用的香精,经酯化反应可进行乙酸丁酯的合成。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下表。
第一步:将过量的丁醇和乙酸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
第二步:水洗提纯;
第三步:蒸馏提纯。
(1)上述是合成和提纯乙酸丁酯的有关装置图,请写出合成和提纯乙酸丁酯的操作顺序(填字母)C→F→→→→。
(2)C装置中除了装有乙酸和过量的1-丁醇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 ___ 。
(3)装置C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水应从___________(填“c”或“d”)进入冷凝管
(4)步骤F酯化反应完成后,向卸下的烧瓶中加入25mL水的作用是_____ _ _ __。
(5)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液体分为两层,乙酸丁酯应在(填上、下)层;B装置蒸馏时,接收乙酸丁酯前(温度<126.3℃)锥形瓶中得到的物质是、。
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么
(近似值)的实验。先称量反应物氧化铜的质量
(
),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
(
),由此计算
。为此,提供的实验仪器及试剂如下(根据需要可重复选用,加入的
与
的量足以产生使
完全还原的氨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还原炽热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所提供的仪器及试剂中选择并组装本实验的一套合理、简单的装置,按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为(用图中标注的导管口符号表示)
→;
(3)在本实验中,若测得
(
)="
"
,
(
2
)= "
"
,则
=;
(4)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
偏大的是 (填序号);
①
未完全起反应②
不干燥
③
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④碱石灰不干燥
⑤
与
混合物不干燥
(5)在本实验中,还可通过测定和,或和达到实验目的。
某兴趣小组用题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
(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填装置代号);化合物
为(只写一种),
的作用是.
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碘酸钾(
)是国家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的晶体为白色,可溶于水。碘酸钾在酸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或碘化物作用均生成单质碘。以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是(填颜色)固体物质,实验室常用方法来分离提纯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碘。
(2)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
,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电解过程中,为确定电解是否完成,需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
。请设计一个检验电解液中是否有
的实验方案,并按要求填写下表。
要求:所需药品只能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实验仪器及相关用品自选。
试剂:淀粉溶液、碘化钾淀粉试纸、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
(4)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②的操作名称是,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步骤④洗涤晶体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