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
(2)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选用 图。
(3)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期图中,其原因是 。
(4)洋葱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为12h。某同学在做此试验时,观察到五个视野.平均每个视野中细胞总数为50个,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有40个,则分裂间期经历的时间大约为 h。
(5)图B表示细胞分裂前期,最明显的变化
(6)在下面的坐标图中分别画出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各时期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要求标记曲线名称)。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能量单位是J/(hm2·a)。
请回答:
(1)该弃耕地上形成新的群落的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演替。
(2)研究能量流动时,需估算种群密度。其中估算田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法。
(3)表格中的数据显示同化量小于摄人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鼬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_______,另一部分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猫的毛色有黄色、黑色和黄黑相间的玳瑁色。猫的黑色毛(B)对黄色毛(b)显性。请回答问题。
(1)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决定毛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若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决定毛色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2)研究表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含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另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表达,不同细胞能表达的X染色体可以不同。据此推测,黄黑相间的玳瑁猫的基因型是_______,其身上出现黄色毛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玳瑁猫与黄色猫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玳瑁猫的概率是________。
(4)在雄猫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玳瑁猫,该玳瑁雄猫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出现这种基 因型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________造成的。
白介索一6(IL一6)是一种多肽,具有调节糖代谢等功能。运动后体内IL一6含量明显上升,有人认为原因是骨骼肌收缩促使肌细胞大量合成并分泌IL一6。研究人员用大鼠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请回答:
(1)电刺激后.右后肢迅速出现缩腿反射,而左后肢无反应。该现象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2)在实验中检测IL一6mRNA含量的理由是________。本研究除了检测收缩的骨骼肌细胞内IL一6mRNA含量,还应检测______的IL一6mRNA含量作为对照。若结果是___________,则证明上述假说成立。
(3)其它研究还表明,IL一6调节糖代谢的机理是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_______,使血糖浓度升高,同时能加速骨骼肌对葡萄糖的____,为其收缩提供更多的能量。
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材料用具:
必选器材:用打孔器打出的菠菜叶圆片若干,注射器,100mL烧杯若干,蒸馏水,量筒等;
供选器材:台灯(40W、60W、100W、120w)各一盏,米尺,各种颜色滤光片各一个,NaHCO3溶液(2%、3%、5%)等。
请回答:
(1)本实验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抽气充水”下沉的叶圆片_______,叶肉细胞间 隙充气,叶片上浮。据此确定,实验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
(2)请您根据上述“供选器材”,探究某一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一项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效而实用的措施。
①要探索的课题是_________,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
②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效而实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利用所提供的器材,还可以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______ 、_________。
将PV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PVY-CP)导人马铃薯,并使之表达即可获得抗PVY病毒马铃薯。图示是获得抗病毒马铃薯的部分操作,PVY-CP可以从质粒A中获取;质粒B是选用的运载体,另已知部分限制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请结合图像,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含有PVY-CP的质粒A保存在某细菌群体中,各个细菌含有相关不同的基因,这样的细菌群体称为。
(2)关于步骤②中Klenow酶的猜测,合理的是。
A.催化合成的片段起引物作用 |
B.可以将DNA片段的粘性末端变成平末端 |
C.能催化DNA链的合成 |
D.与DNA连接酶的功能相同 |
(3)步骤④中应该使用的限制酶是。
(4)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进行转化,首先需要将质粒C导人中,进而转化马铃薯,然后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最后进行相关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