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16~18题。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春小麦 | B.早稻 | C.晚稻 | D.冬小麦 |
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短、热量 | B.长、热量 | C.长、光照 | D.短、光照 |
在该农作物收获期内N省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 B.台风肆虐 |
C.寒潮频繁来袭 | 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界面,地震波经过此界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F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界面。
(4)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感受可能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5)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
下表是北半球夏至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15小时 |
13小时45分 |
11小时30分 |
12小时 |
甲、乙、丙、丁四地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A.丙、丁、甲、乙 | B.丁、丙、乙、甲 |
C.甲、乙、丙、丁 | D.丁、乙、丙、甲 |
与甲地经纬度数相同而东西经、南北纬相反的另一地点,其夜比昼长()
A.9小时 | B.—9小时 |
C.6小时 | D.—6小时 |
下列关于甲(35ºN,115ºE)、乙(25ºS,125ºW)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庆节白昼长短比较:甲<乙 |
B.自转线速度:甲>乙 |
C.地方时相差40分 |
D.儿童节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甲<乙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0°东侧为东经度,西侧为西经度 |
B.纵波传播速度慢,横波传播速度快 |
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及岩石圈的上部,并且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
D.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经线完全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