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媒体报道,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下列有关互联网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报纸、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三媒介” |
B.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C.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 |
D.有些同学沉迷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②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为新中国成立
③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三位伟人的共同特点
⑤三者中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⑤ |
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
C.工人运动发展,中共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
D.以中共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
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 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
C.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 D.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与时俱进是孙中山的革命品质。20世纪20年代他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新内容包括( )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建立普遍平等的民权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思想 | B.民族主义思想 |
C.民权主义思想 | D.民生主义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