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实质作用是             

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和否定 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2年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做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这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889年,湖南官员周汉刊刻了一本反洋教的通俗图册,题名《天猪教》。从此开始了他历时10年之久的反洋教斗争。他认为世界上只有儒、佛、道三教为正教,此外再没有第四教了,一切洋教都是“鬼叫”(鬼教的谐音)或“天猪教”(天主教的谐音),应该加以诛灭。他还认为教会侵略是想来“谋中国的江山”。对周汉反洋教斗争的评析,正确的是

A.盲目排外倾向严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性
B.以传统文化作为反对洋教的武器,维护国家主权
C.官员此举是为了愚昧百姓,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D.卫道爱国与反帝斗争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钱穆《国史新论》:“明、清两代考试内容,均重经义,而又以朱子一家言为准。……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不得不择定一家言,以为是非之准则。既择定了一家言,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于是……演变出八股文。其实八股文犹如唐人之律诗。文字必有一定格律,乃见技巧,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客观取舍之标准,此亦一种不得已。”材料认为明清八股取士
①反映了考试制度的发展②易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
③有助于选拔创新意识的人才④体现了考试选拔的公平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认为,明代的精神文化则是适应平民阶级情趣的。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明代心学的发展②长篇白话小说的发展
③京剧的出现④散曲的兴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丝绸之路是中国联系西方的“国道”。汉代的丝绸之路可以见证

A.灌钢法技术制作的兵器外销 B.火药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
C.“井渠”技术向西传到西域 D.大量精美的瓷器远销海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