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7分)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
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
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
(2)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 (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渡江大风
袁枚
水怒如山立,孤蓬我独行。
身疑龙背坐,帆与波浪平。
缆系地无所,鼍①鸣窗有声。
金焦②知客到,出廓远向迎。
【注】①鼍:扬子鳄。②金焦:金山和焦山的并称,二山对峙江中。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题为“渡江大风”,而诗中无一“风”字,却使人觉得狂风大作,请举二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写“大风”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韩 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试分析“倦”“堕”两字的炼字效果。
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8分)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__诗。(1分)
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林南的野外开荒,我固守住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
C.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
本诗通过田园美景的描绘来传达思想感悟,请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登柳州城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七言__________诗。(2分)
诗人登柳州楼眼中见了哪些景?从这些景可以确定此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4分)
请从艺术手法与思想感情的角度,赏析“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两句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