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下列各题。
菩萨蛮
李弥逊
江城烽火连三月,不堪对酒长亭别。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     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
[注释] 写于南宋初年。作者送别妻子去南方。
“江城烽火连三月”化用了诗人        《春望》诗中的句子。
对作品赏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点出了离别时的特定背景,为避战乱,送别妻子去南方。
B.“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描绘了一幅夫妻惜别的画面,折射出他们内心不堪其悲的难言之痛。
C.“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写出了丈夫盼望妻子寄回家书的急迫心情。
D.这首词描述了词人送别妻子的全过程,创造出了送别的浓郁的悲剧氛围。

对作品中的划线句,请选择某一角度写一段赏鉴文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完成后面的题。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⑴全诗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⑵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阙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
邯郸道上
清·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卜算子张元幹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使用准确生动,试作简要赏析。
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野 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清]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