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回答第20、21题。
图10所示的是毛泽东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发表的文章,书中论述的主要思想是
|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 C.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马克思曾指出,运用《共产党宣言》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事件可以作为上述观点的证据是
①正义者同盟建立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苏俄新经济政策 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
英国《卫报》1979年9月24日文章《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中说,“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影响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是
| A.人口基数过大 | B.经济模式单一 | C.社会思想保守 | D.阶级斗争尚存 |
某作家被评论为“史诗传统最重要的继承人”。这一结论的有力证据是
| A.《等待戈多》 | B.《人间喜剧》 | C.《战争与和平》 | D.《西风颂》 |
图印章产生的地区应该是
| A.湘赣 |
| B.陕北 |
| C.江浙 |
| D.皖南 |
当罗斯福在1933年3月4日就职时,这个绝望的国家给予了罗斯福一个独裁者的权力——这里的“独裁者”,要按它在罗马共和国宪法中的本意来解释,是指为了帮助国家渡过灾难性的危机而被赋予临时性的绝对权力的人。罗斯福“独裁”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根除了大萧条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危险和隐患 |
| B.突出了联邦政府的地位,危害了三权分立的体制 |
| C.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
| D.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从前行用阴历一律变更。造成这一变更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西方列强的侵略 | B.革命人士的坚持 |
| C.清朝统治的瓦解 | D.辛亥革命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