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请回答有关免疫的问题:
(1)当注入抗原X, 细胞表面的识别受体受到抗原刺激时,该细胞增殖、分化为 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曲线是 ;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曲线是 ,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 细胞的作用。
植物学家在研究赤霉素(GA3 )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1)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
(2)除图中的激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________等三种植物激素。
(3)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填“培养液中”或“茎芽尖端”),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考虑自身激素的影响, GA3处理的三组中,A组的效果最为明显,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加入药物完全抑制茎芽细胞的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 从细胞角度分析,说明 GA3影响茎芽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右图为菠萝细叶肉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其通过气孔白天关闭,晚上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干旱环境。科研人员对于干旱是否会影响其产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后得出下表相关数据。据图和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参与CO2固定的物质有________,推测物质C是_________。
(2)干旱条件下,白天为菠萝光合作用提供 CO2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干旱条件下,菠萝细胞液泡内的pH值夜间________________白天(填“小于/等于/大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第一组起________作用。据表分析,菠萝在干旱环境条件下的产量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4小题1分,其他每空2分,共15分)
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
⑴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上。
⑵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一种糖蛋白,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主要来自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检测rhEPO的体外活性需用抗rhEPO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
⑶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采用激素处理可使良种母牛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最常用的激素是。从良种公牛采集的精子需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在胚胎移植前,通过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
⑷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系统结构或功能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1分)
A.协调与平衡原理 | B.物种多样性原理 |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D.整体性原理 |
—生物技术实践( 第4小题1分,其他每空2分,共15分)
在生物技术实践过程中,往往需要注意某些实验步骤的操作,请将下列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填写完整:
⑴在腐乳的制作时,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消毒;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中,若红细胞的洗涤次数过少,将无法除去。
⑵ 在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在花药离体培养中剥离花药时,要彻底去除,因为与其相连的花药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
⑶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中,往往需要稀释土壤溶液,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过程每一步都要在旁操作。在固定化酵母细胞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最好采用的方法。胡萝卜素提取的萃取过程应采用加热,因为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
⑷为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PCR实验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和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
科研工作者对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了调查,请依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统计结果(调查面积单位是:cmxcm)。甲、乙、丙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面积 |
10![]() |
20![]() |
40![]() |
80![]() |
90![]() |
100![]() |
110![]() |
120![]() |
130![]() |
甲 |
3 |
5 |
8 |
14 |
16 |
17 |
19 |
20 |
20 |
乙 |
3 |
5 |
6 |
9 |
11 |
13 |
13 |
13 |
13 |
丙 |
2 |
3 |
5 |
8 |
8 |
8 |
8 |
8 |
8 |
⑵通过调查丙草原发现,在狐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的快的狐均得以生存。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的过程;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⑶通过调査放牧区与未放牧区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发现,放牧区小动物的丰富度明显低于未放牧区,说明放牧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改变放牧区草原群落的________结构。线虫、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这类生物的活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
⑷研究丙草原能量传递关系获得下列图
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___ ____过程实现的(填数字序号)。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____箭头所示(填数字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