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菠萝细叶肉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其通过气孔白天关闭,晚上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干旱环境。科研人员对于干旱是否会影响其产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后得出下表相关数据。据图和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参与CO2固定的物质有________,推测物质C是_________。
(2)干旱条件下,白天为菠萝光合作用提供 CO2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干旱条件下,菠萝细胞液泡内的pH值夜间________________白天(填“小于/等于/大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第一组起________作用。据表分析,菠萝在干旱环境条件下的产量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A、B、C表示生物大分子,请分析推断并回答有关问题:
(1)请依次写出上图中X、Y所代表的元素,X为,Y为。
(2)图中大分子物质A的中文名称是,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观察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可选用(试剂),A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3)B具有多样性,若从b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103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演替。
下图中A、B、C、D是洋葱根尖局部放大图,E是其中某个细胞的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与叶肉细胞相比,B处细胞内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2)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主要观察上图的细胞。此处的细胞能产生,其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若用单侧光照射洋葱根尖,则根会向弯曲生长。
(3)E图示洋葱根尖细胞部分染色体及有关基因,若用15N对⑤号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标记了n个这样的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形成含15N的子细胞数是个。假设该植物的基因型是AaBb,E图中若④号染色体上有A、B基因,则a、b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
(4)某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培养洋葱,他除进行充气外,还定期更换培养新鲜培养液,但几天后,洋葱却萎蔫了,这是因为:。
(5)图A、B、C、D所示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其根本原因是。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2)东部群落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结构。影响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3)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可能是;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4)上图3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开始于第年,第20~30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说明血清中的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3)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4)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细菌X
(5)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