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科研小组的科研人员利用不同的植物分别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两组实验,请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一:选用两批相同的番茄幼苗,在最适温度下分别在A、B两个植物生长箱中培养,A生长箱内的CO2浓度维持在0.40%,B生长箱内的CO2浓度维持在0.03%,再分别用不同光照强度的光照射,并比较两个生长箱中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                  ,当光照强度为5个单位时,限制光合速率提高的因素是              
(2)气体X会影响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来验证气体X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时,他除了要在生长箱中置入不同浓度的气体X外,最好在1.5个单位的光照强度、0.40%的二氧化碳浓度下来进行实验最适当,理由是                                                               
(3)根据实验二结果,当光照强度为1个单位时,玉米单独种植时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积累的有机物量      (“>”、“<”或“=”)间行种植,花生单独种植时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积累的有机物量      (“>”、“<”或“=”)间行种植。
(4)间行种植与单独种植相比,玉米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光照强度      ,花生达到 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光照强度      (“强”、“弱”)。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R)对白色毛(r)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四种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有
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aarr×AARR②AARr×aarr③AaRR×aaRr④AARr×aaRr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母本和父本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___。
(3)两只白色棒状尾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右图所示。则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___。
(4)现有足够多的白色直毛棒状尾雌雄个体(纯合体、杂合体都有),要选育出纯合白色卷毛棒状尾的雌性个体,请简要写出选育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即为选育出的纯合白色卷毛棒状尾雌性个体。
(5)用该动物的胰岛素基因制成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不能形成杂交分子(即两条链的碱基可以相互配对)的是___________。
A.该动物胰岛A细胞中的DNA B.该动物胰岛B细胞的mRNA
C.该动物胰岛A细胞的m RNA D.该动物肝细胞的DNA

某地由于引入一种植物,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多项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样方内该植物的分布如右图所示,则此样方内该植物的
数量应记为__________株。
(2)用样方法对该植物和本地原有四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株/m2)。请在相应的坐标图中绘出该
引入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在曲线上用字母标注引入植物)。

(3)引入植物造成的后果称为生物入侵,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入侵植物,把
该植物和一种本地植物在一适宜地块内混
合种植,并绘制出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
(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A.乙为该入侵植物,甲的数量从t3开始减少
B.t1~t3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
C.t2、t4时,甲、乙的数量分别达到最大
D.影响乙种群在t4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空间和资源等

(5)研究小组利用该植物又进行了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在实验田中划出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等条件均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数量不等、分布均匀的该植物。待成熟后分别统计平均单株荚果数量、每个荚果中的种子数,结果如下表。

结果反映的规律之一是:平均单株结豆荚数____________;结果反映的另一规律是:平均单荚中种子数量___________。比较不同区域收获种子的总量,说明要获得农作物高产应做到合理密植。

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导致土壤污染。


(1)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①要在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物理性质、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__________。
②在划线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
因是___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③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
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有透明带菌落
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__,据此可筛选
出目的菌。
(2)为了生产用于治理该除草剂污染的微生物制剂,
科研工作者研究了目的菌群体生长的规律,绘制
出该细菌的生长速率曲线(如右图)。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上述目的菌是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
B.扩大培养最好选择b时期的细菌接种,但此期最后阶段细菌数量已减少
C.c时期的细菌不再进行繁殖,有芽孢生成
D.d时期生活的细菌已经不能再合成初级代谢产物

(3)右图为目的菌合成某种氨基酸的代
谢调节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物
质):从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来看,
酶I是_________酶;从物质结构的
角度来说调节方式②的实质是
___________

利用下图中的甲所示结构进行下列有关神经传导方面的实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A、B、C三处中的_________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符合实验要求。
(2)用电极刺激①处,如果观察到肌肉收缩,并在②处测到电位变化,则证明________;
用电极刺激②处,在③处没有测到电位变化,再用电极刺激③处,在②处测到电位
变化,则证明__________。
(3)①处距离A处5cm,②处距离A处15cm。刺激①处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15×10-3;刺激②处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0×10-3。由此可计算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______m/s。
(4)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图甲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I、Ⅱ两组。将该药物涂在I组材料的_________(填标号或字母)处,然后从B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将该药物涂在Ⅱ组材料的__________(填标号或字母)处,然后从B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实验结果显示,该药物能阻断乙图所示结构的兴奋传递。如果该药物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可能是作用于图乙中的[ ]________处。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下面是畜牧业生产上培育某种优良种牛的两种方法,请分析回答:

(1)方法Ⅰ和方法II均用到的生物技术有
(2)用激素处理的目的是使B牛,从B牛体内获得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时期)才能与精子结合。
(3)A牛的精子必须在B牛的生殖道中经过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与B牛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这个过程叫。卵子受精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能够观察到
(4)生产上常用期的胚胎进行胚胎移植。若希望同时获得多个性状相同的家畜个体,可以使用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