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风雨的考验,正快速健康发展。回答16、17题。 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按反映史实发生的先 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②“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③“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③“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
| A.③①④② | B.④③①② | C.①③②④ | D.①②③④ |
2007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非洲的马拉维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日前承认台 湾的国家仅有20多个,这表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
| B.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
| C.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
| D.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
一个俄国士兵说:“我们仍在前线挨饿,都快冻僵了。我们白白地在送命,死得毫无意义…俄国人只要一息尚存,是决不放弃革命的。”这里即将爆发的“革命”,指的是()
| A.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
|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
| C.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
| 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
|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 |
| 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
1939年5月,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毛泽东撰文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毛泽东所说的“新阶段”的含义不包括( )
|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 B.革命的对象开始由清政府转变为北洋政府 |
|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起了领导作用 |
| 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 A.“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
|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 C.“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
|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