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对于国计民生有重要的影响。回答14、15题。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
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家庭手工业代表了手工业工艺制造水平 |
| B.两宋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地位日益提高 |
| C.明清时期官营手工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
| D.西方工业品倾销制约了传统手工业发展 |
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二十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 A.洋务企业的诱导 | B.群众怀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
|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 年份 |
船只数 |
吨数 |
||
| 广州 |
上海 |
广州 |
上海 |
|
| 1844 1849 1855 1863 |
306 331 867 |
44 133 437 3400 |
142099 142357 300500 |
8584 52547 157191 964309 |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这一认识,可能会对15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 ( )
①新航路开辟②早期殖民扩张③工业革命④第二次工业革命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场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形势发生变化”是在( )
| A.18世纪晚期 | B.19世纪前期 | C.19世纪末期 | D.20世纪中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