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曾经说过:“我们塑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建筑工程往往都是人类文明演进的缩影,围绕这一主题,同学们展开了研讨。
研讨一 秦长城的见证
《世界遗产名录》对长城的评价语为:“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秦长城以石筑见称,雄伟壮观,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如今虽然历史的风雨将它剥蚀成了断残基,但它却浓缩成了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永远留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扼要说说对秦长城的看法。
研讨二 圆明园的诉说
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它把祖国锦绣山河的众多景观和两洋建筑艺术集于一身。伏尔泰曾经说过:“人闪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这是园林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但在近代某一次战争中,它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焚毁,如今残留的残迹,仍默默控诉着侵略者的罪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的某一次战争是近代历史上哪次战争?并分析这次战争给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研讨三 美国国会大厦的威严
美国国会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
……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怀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虽然对总统的弹劾只有3次,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任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
研讨四 欧盟总部大厦的影响
一百多年前法国作家雨果说:“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正式成立,它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体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4)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欧盟的成立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有何影响?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对本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必须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货币流通,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引自《列宁全集》42卷
材料三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傅任敢译《全国产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的“再后退”退到了什么地步?“后退”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4)依据以上三则材料,指出苏、美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各有何特点?
(8分)文学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属何种书法字体?
(2)图三属于中国画哪一画种?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主要的艺术特点。
(3)依据图四,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什么?(1分)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2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人物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人物编号 |
人物 |
人物速写 |
(1) |
![]() |
号“饮冰室主人”,曾发表《变法通议》 |
(4) |
![]() |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销烟” |
(2) |
![]() |
《新青年》的创办者 |
(5) |
![]() |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
(3) |
![]() |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
(6) |
![]() |
曾任北大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三类(每一类2人)。
(2)概述这三个派别人物对于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
(11分) 2008—2009的岁末年初,中东地区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巴以冲突不断激化。加沙局面进一步恶化,巴以冲突开始升级、转化。“第六次中东战争”的威胁成为国际关系面临的敏感话题。
材料一: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了“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得到英美大力支持。英国对该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一方面允许阿拉伯人单独建国,另一方面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发出“贝尔福宣言”,声称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目的尽最大的努力”。1947年,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以色列国成立。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以色列国之所以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原因。
材料三: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发展
1948年5月4日 |
以色列宣布建国 |
1948年5月15日 |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
1956年10月29日 |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
1967年6月5日 |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
1973年10月6日 |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
1978年 |
埃以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实现了双方的和平 |
1982年6月—9月 |
第五次中东战争 |
80年代 |
阿以双方同意“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
1993年 |
巴以签署《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以色列生存权得以承认 |
1994年 |
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
1995年11月4日 |
犹太极端分子阿米尔刺杀了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 |
2003年 |
美国、欧盟、联合国和俄罗斯公布了中东和平“路线图” |
2005年 |
以巴宣布停火,以将其军队、定居者在占领加沙地带38年后撤离 |
2007年11月28日 |
以巴代表在白宫举行和平谈判。由此,巴以和谈在中断了7年之后重新开始。达成了《共同谅解文件》 |
2008年12月27日 |
以色列军队的战斗机和直升机对加沙地区的目标实施了空袭 |
2009年1月3日 |
以色列向加沙地带发动地面进攻 |
(2)“五次中东战争”反映了中东地区存在着哪些主要国际矛盾?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中东地区成为“多事之地”的?
(3)简要概括“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进展”所体现的“中东和平之路”的主要特征。
(15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分)
材料三: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