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 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
B. | 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
C. | 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
D. | 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
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③④② | C. | ②①④③ | D. | ③②④① |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 | ①②③ | B. | ①③④ | C. | ①④ | D. | ③④ |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记载:“目前,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这一记载说明我国
A.全面推行包产到户的责任制 | B.继续坚持农业集体化道路 |
C.改造了农村的基层政权机关 | D.正在变革传统的经济体制 |
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表中信息说明
年份 |
1960年 |
1970年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
40% |
38% |
36% |
34% |
31% |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
28% |
34% |
43% |
37% |
36% |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
22% |
27% |
37% |
36% |
43% |
A.中低收入国家完成工业化 B.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
C.科技革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D.南北贫富差距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