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质量比为14 :15的N2和NO混合,则混合气体中N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2)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五种气体: ① CO2 ② H2 ③ O2 ④ CH4 ⑤ SO2
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
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VmLAl2(SO4)3溶液中含Al3+ ag,取V/4mL溶液稀释到VmL,则稀释后溶液中的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为mol/L)______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将224LHCl气体完全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1g/cm3,则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铜既能与稀硝酸反应,也能与浓硝酸反应,当铜与一定浓度硝酸反应时,可将方程式表示为:Cu+HNO3→Cu(NO3)2+NO↑+NO2↑+H2O (方程式未配平)。
(1)硝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2)0.4molCu被硝酸完全溶解后,硝酸得到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如果得到的NO和NO2物质的量相同,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无机酸,在储运过程中要严防泄漏。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硝酸储运罐子上应贴有的安全标识是(填序号)__________
①②
③
④
(2)一般在运输浓硝酸时采用的储藏罐材料是___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①铁 ②铝 ③铜 ④陶瓷
(3)从硝酸泄漏现场可以看到大量的红棕色气体弥漫,该红棕色气体的成分是 。
(4)由于硝酸泄漏后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地面铺撒____________(填序号),并及时用水降温。
①氯化钙 ②氯化钠 ③生石灰 ④熟石灰
将质量为m1的NaHCO3固体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1)发生反应的NaHCO3质量为多少?
(2)当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多少时,可以断定NaHCO3已分解完全?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 。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3)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 __。
方案 |
反应物 |
甲 |
Cu、浓HNO3 |
乙 |
Cu、稀HNO3 |
丙 |
Cu、O2、稀HNO3 |
(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酸性:HCl>H2CO3>H2SiO3,则分液漏斗a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 。
但此实验存在不足之处,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组同学为了制取Cl2,SO2气体,现采用Na2SO3与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取SO2,采用MnO2和浓盐酸(12mol/L)为原料制取Cl2。在此实验中,发生装置B应选择三种装置中的___________(选填序号),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通入D装置中的Cl2是否过量,该组同学取适量D溶液滴加至盛有少量紫色石蕊的试管中,若出现___________现象,则Cl2过量,此时E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D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则氯气不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