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外围虚线所示的箭头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而且愈演愈烈。据图,完成14-17题:
人类与自然资源矛盾的外在表现主要是:
①新材料应运而生 ②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
③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④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
|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 | B.生态破坏 |
| 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 | D.水土流失加剧 |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上述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 | B.人类可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
|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 D.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
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A.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过大 | B.草场退化和沙漠扩张 |
| C.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 D.洪涝灾害频繁 |
读下面北半球、南半球和全球月均温与冰雪覆盖面积对应值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月均温的高低与冰雪覆盖面积呈反相关的是:
| A.只有北半球的1月 | B.只有南半球的4月 |
| C.只有全球7月 | D.全球全年都是 |
当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与欧洲面积相当时:
| A.为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 |
| B.长江口海水盐度一年中最高 |
| C.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 D.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
中俄两国于十月十四日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 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该处将成为“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该日当太阳处于正南方向时,北京时间是11点。据此回答问题。黑瞎子岛位于:
| A.45°N,110°E | B.48°21′N,115°E |
| C.48°21′N,135°E | D.45°N,145°E |
这一天:
| A.太阳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
| B.广东省各地昼长夜短 |
| C.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
| D.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
下面四国为世界主要国家,读图回答问题:

四国中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关于四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河流径流量稳定 | B.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 |
| C.丙国河流航运价值大 | D.丁国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贫乏 |
有关四国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②乙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③丙国位于欧洲大陆上的“十字路口” ④丁国的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如图表示30°N地理要素随经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的地理要素是
| 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
|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
与乙、丙两地区相比较,甲地区②曲线数值较大,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 | B.降水少 |
| C.植被少 | D.日照长 |
如图为我国某省区域图及该省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A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A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 |
| B.A城市依靠附近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 |
| C.石油资源枯竭,是制约A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 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A城市成为该省最大的工业城市 |
关于该省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