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学后,某校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高一(1)班同学积极响应,组织了一次“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小杨同学在讨论中指出,加强民族团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1)请你应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同学观点的正确性。
(2)我们应该怎样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接连传统中秋佳节,各餐饮企业均对这个“史上最长”黄金周寄予厚望。以麦当劳为首的“洋快餐”也不甘人后,纷纷推出各种国庆促销活动。麦当劳邀请了共和国同龄人一起过生日。据悉,广州、武汉和上海等各地麦当劳,相继邀请60岁老人到其餐厅共庆生日。
不仅如此,麦当劳还推出的一套三款以当代最经典的中国建筑为主题的国庆纪念卡。如其中一款紫红色的国庆纪念卡上,背景正是中国在此曾成功举办奥运会、大型歌剧演奏的北京“鸟巢”。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洋快餐为什么要打“国庆牌”?
材料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被学者们看成是城乡实现“同票同权”的曙光,城乡“同票同权”体现了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权利。
材料二:最早的选举法是1979年7月1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经历了1982年、1986年、1995年和2004年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修正。据目前选举法中第十二条、十四条、十六条规定,全国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的选举中,代表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这些条款被外界称为“农民1/4选举权”。
材料三:“四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城乡人口比例也有较大的变化,应当根据新的情况,缩小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10月27日首次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根据草案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
(1)以上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的知识?(6分)
(2)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什么重要意义?(5分)
2009年6月13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向记者通报,2009年7月22日中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时间可超过6分钟。这次日全食发生在中国人口十分密集的长江流域,全食带覆盖人口将达到3亿。这次日全食的发生,不仅为2009国际天文年增添了一次“天文盛宴”,更为世界各地的天文工作者提供了一次科学观测良机。同时,由于日全食期间能见度下降、气温降低、湿度上升,会对交通运输、生产作业、通信安全、社会治安等带来一定影响,也可能在部分人群中产生迷信猜测和心理恐慌。
针对日全食发生期间因天空亮度骤暗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问题,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要求积极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订完善相关预案和应对措施。同时,各有关部门应加强科普宣传,避免人们的心理恐慌,避免造成观测人员视觉损伤。
气象部门目前已启动加密观测,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做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推出精细化天气预报,及时更新精确的观测日天气信息。
运用相关的哲理,分析上述材料。(10分)
材料五:据商务部官员介绍,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危机对于双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企业对非投资项目除贸易、工程等传统领域外,已拓展到农业、旅游、能源、医疗等领域。目前,中国已同29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9个非洲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协定》。中非企业开展投资合作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正在不断得到改善。
(6)结合材料四,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12分)
材料六:当今世界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南北发展的差距加大。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南北对话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增进南南合作,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共谋发展。中国一向重视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达成的两项成果表明,中国愿意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尽快摆脱贫困,共享发展成果。
(7)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肯定律”是由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它说明的是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如下图)。这一定律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普遍证明。
我国本世纪以来保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而失业率一直在4%左右徘徊,出现了“奥肯悖论”,究其原因主要有: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过小,消费难以启动,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技术升级和产业革新,单位资本相对应的劳动力数量降低,形成了资本挤出劳动力的现象,完成相同国民生产总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投入会更少;企业用工不规范,超时用工,促使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大量新增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矛盾等。
材料二:为了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国务院要求各地要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把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作为重要目标,把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落实目标责任制度。
材料三:2009年以来,某地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改变过去单纯依靠政府帮助的“输血式”就业,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造血式”就业转变。2009年该地累计投入3亿多资金支持再就业和创业,从而带动了大量就业。
(1)根据“奥肯定律”,说明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关系?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应如何破解“奥肯悖论”?
(2)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国务院把“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这一做法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三,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某地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