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在三年内战结束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战时期列宁采取什么经济政策来巩固苏维埃政权?战后,使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又是得益于哪种政策?这一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有何特点?
(3)阅读材料三归纳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影响。
(4)指出上述人物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一致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新经济政策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建立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

——据《世界当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材料四“‘二战’结束后仅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布津热斯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结合战后初期的国际背景分析该设想的形成原因。这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储备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这种变化对国际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
(3)结合史实,20世界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成为如材料三中所说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所提到的“新的力量”是指哪些力量?“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并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耿,愿意“世为唐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二表格内是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有何历史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7年二、三月间,日本分别同英、法、俄、意达成秘密协议:日本支持中国参战,四国应允在战后和会上支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自恃有此保证,估计中国参战也不可能收回山东。同时,它还试图以中日为盟国的方式,控制中国的财政与军事。
——《国际关系史·第三卷(1871-1918)》
材料二1943年1月11日上、下午,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缔结了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两个条约都规定,现行中国与美英的条约中,凡授权美英政府或其代表管辖其在华人民之一切条款,均予撤销作废;废除19011年在北京签订的议定书,终止该议定书给予美英的一切权利;交还北平使馆界的行政与管理权;终止美英在上海、厦门公共租界的权利,交还天津、广州英租界;……英国放弃要求中国任用英籍海关总税务司之特权。
——《国际关系史·第六卷(1939——1945)》
(1)根据材料一,巴黎和会上的日本是否达到了目的?中国方面的反应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知识,分析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签订的原因有哪些?对中国有何影响?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遏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美国《独立宣言》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独立宣言》,西方的政权理论和形式有哪些变化?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11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改革是历史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地改革,党和国家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公元467年一499年)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清除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复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处?
(2)从内容看两次改革的侧重点各是什么?改革的成效如何?
(3)两次改革各自的反对势力有哪些?列举王安石变法中“反对者”最不满的措施。
(4)我们从以上改革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