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出现是有其因果链条推动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约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的君主制却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体制。雅典的贵族政治也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贵族政治不仅彻底废除
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生任职制,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治原则,而且在民众中树立了一种新的观念,对于谋求王权者,人人得而诛之,从而为国家权力的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性。
但贵族政治毕竟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的运作。由于缺少监督和有效制约,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
——摘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公元前7世纪贵族政治的出现,使雅典政治避免了什么危险?贵族政治属于共和政治的一种,是集体统治形式,其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的四大等级及其相应的政治权利分配表
等级 |
等级名称 |
财产资格 |
分享的政治权利 |
第一等级 |
500斗级 |
年收入500麦斗以上 |
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
第二等级 |
骑士级 |
年收入达300麦斗 |
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
第三等级 |
双牛级 |
年收入达200麦斗 |
可以出任低级官职 |
第四等级 |
日佣级 |
年收入20![]() |
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
(2)材料二指的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它对贵族来说失去了什么?(2分)对非贵族出生的工商业奴隶主来说又得到了什么?这样的失与得会如何
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走向?
材料三 以下是梭伦改革时设立的一些国家权力机构
四百人会议,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除第四级外,其他公民都可当选。四百人会议获得原属贵族会议的众多权力,如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提出议案,成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等等。贵族会议虽然保存,却没有原先的威风与实权了。
(对比于贵族会议权力地位的降低)公民大会却从原先的形同虚设逐渐恢复了它作为城
邦最高权力机关的威严,因为选举梭伦和通过各项改革法令都必须在公民大会进行。
陪审法庭不仅参与例行审判还接受上诉案件,等于雅典的最高法院。梭伦规定每一公民
都有上诉之权,而陪审法庭是以陪审员当法官,人数在数十甚至百名左右,各级公民都可通过抽签任职,审案时投票作出判决,因此比较民主,打破了贵族垄断司法的积弊。
——摘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散文家普鲁塔克著《梭伦传》
(3)以上机构的设置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请分析制度改革对当时雅典政治的影响?
阅读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分别指出三幅图片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的政治体制。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图一、图二不同政治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
(3)扼要归纳以上三种政治体制对各自社会文明发展的主要影响。
并由此谈谈你的认识。
才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更是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1)据所学知识,在下表格中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材料二: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2) 以上这些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4分)
材料三: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卓尔不群的雅典》
(3)雅典民主制创造出了一系列民主的运作方式,请列举两项。(4分)
材料四: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4) 材料四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3分)
(5)罗马法经受了时间考验,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据此谈谈你的认识。(2分)
民主的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1735-1795在位)
材料二:
材料三: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议会可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联任。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乾隆的言论中,你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具有什么基本特征?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中存在什么基本矛盾?基本矛盾的发展趋势如何?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美国的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某学生欲探究西方近代政治制度,请你为他拟定一个探究题目。并提供两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四所反映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1995)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其后,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加入。
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两年后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苏格兰和瑞典加入欧洲联盟。
请回答:
(1)概括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规模的变化,指出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
(2)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表明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向的内部和外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