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5日8时,东航MU2075航班准时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沿一条全新航路前往台北桃园机场,从而拉开大陆前往台湾的“裁弯取直”常态包机的序幕。至此,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自12月15日全面启动,两岸“三通”时代正式宣告来临。窄窄浅浅的海峡,不再是缠绕心头的乡愁,而成为血脉相通的纽带。据此完成42—44题。与海南岛相比,台湾岛森林植被类型更加丰富,其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海拔高度 | D.洋流性质 |
台湾岛东部太阳辐射比西部弱,主要是由于
| A.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削弱作用差 |
| B.西部受寒流影响,降水少,天气晴朗,削弱作用差 |
| C.西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天气晴朗,削弱作用差 |
| D.西部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受地震、火山影响,太阳辐射强 |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台北冬季多雨景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 B.受寒流影响 |
| C.受东南风影响 | D.受西北季风影响 |
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 A.商品农业 | B.密集农业 | C.粗放农业 | D.生态农业 |
教育部从2003年起把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
年6月的7、8、9日。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据此回答23~25题。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这里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指
| A.沙尘暴 | B.台风 | C.水灾 | D.泥石流 |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 | 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受印度低压控制 |
调整后的高考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南极长城站已处于极夜期 | B.东部地区的大部分河流已进入主汛期 |
| C.华北地区的小麦已黄熟 | D.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
读甲、乙、丙三个国家的轮廓图,回答20~22题。
关于甲、乙、丙三国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
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全部位于南半球 |
| B.都分布有热带沙漠景观 |
| C.人口密集区都位于国土的东南部 |
| D.都是所在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
关于三国进出口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出口铀矿 | B.都出口小麦 |
| C.都进口石油 | D.都进口热带经济作物 |
关于三国概况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 B.己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
| C.丙国是世界著名的黄金生产国 | D.丙国是世界著名的石油生产国 |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条著名山脉,数字为经纬度数值。读图完成17—19题。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山脉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国界线上 | B.乙位于大洲分界线上 |
| C.丙位于板块交界线上 | D.丁位于我国地形阶梯分界线上 |
四山脉中,两侧自然带类型基本一致的是
| A.甲、乙 | B.乙、丙 | C.甲、丙 | D.乙、丁 |
四图中
| A.a、b两地相距约2200千米 | B.d地位于c地的东北方向 |
| C.e地和f地分属不同的国家 | D.g地和h地地壳运动强烈 |
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15—16题。
在P点附近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 A.沙漠和戈壁中缺水问题 | B.占用耕地问题 |
| C.冻土和缺氧问题 | D.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
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 C.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 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