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100倍后,pH=
(15分)烧碱(NaOH)和纯碱(Na2CO3)与硫酸、盐酸和硝酸并称为工业上的“三酸两碱”。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有关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向NaOH溶液中加入铝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铝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二氧化氮与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热的NaOH溶液洗涤沾有硫单质的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用“>”“<”“=”填空:
①热稳定性:Na2CO3_______NaHCO3;
②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2CO3_______NaHCO3;
③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Na2CO3_______NaHCO3。
(3)在10 mL 1 mol/L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0 mL 1.5 mol/L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4)碳酸钠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作用,碳酸钠可以用作下列工业生产主要原料的是_____(填编号)
a.玻璃 b.水泥 c.造纸 d.海水提取镁
要准确掌握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____NA个碳原子;分子总数为NA个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______ NA个氧原子数;1mol37Cl中,中子数比质子数多_______ NA个;1L 1mol/LFe2(SO4)3溶液中含_____NA个SO42-离子。
(2)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y=。
②若B表示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则该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为,若B是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3)RxO42-中R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用含x 的式子表示),当0.3 mol RxO42-完全反应,生成RO2时,转移0.6 mol电子,则x=__________。
(4)将7.8 g镁铝合金与100mL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46.2 g,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现代社会中铜在不同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某铜矿石含氧化铜、氧化亚铜、三氧化二铁和脉石(SiO2),现采用酸浸法从矿石中提取铜,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其中铜的萃取(铜从水层进入有机层的过程)和反萃取(铜从有机层进入水层的过程)是现代湿法炼铜的重要工艺手段。
已知:反萃取后的水层2是硫酸铜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矿石用稀硫酸处理过程中发生多步反应,除了发生Cu2O+2H+=Cu2++Cu+H2O和Fe2O3+6H+=2Fe3++3H2O反应外,其它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循环I”经多次循环后的水层1不能继续循环使用,但可分离出一种重要的硫酸盐,若水层1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得到另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写出水层l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写出电解过程中阳极(惰性电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
(5)“循环Ⅲ”中反萃取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6) 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是提取铜的主要原料,可采用火法溶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Cu2S+2Cu2O=6Cu+SO2↑。该反应中,_______ (填化学式)作还原剂,每生成1mol Cu,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通过对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能获取有关信息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能力。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部分数据,其中X数值是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若X值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一方:
写出下列编号所代表的元素符号:①____,②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2) 已知4种无机化合物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g/100g溶剂)为:
由上表的数据可知,在水溶液中上述化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液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三种物质和铁发生反应的顺序为___________,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由图可知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是化学学科的重要规律之一。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此反应中B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则NaBH4中H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该反应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
(2) 有下列三个反应:
①Cl2+FeI2=FeCl2+I2;②2Fe2++Br2=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
①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Fe2+、Co2+、Br-、I-还原性由强的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②1molCo2O3能氧化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
(3) 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KMnO4+□H2C2O4+□________□CO2+□K2SO4+□MnSO4+□H2O
(4)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2H+ +Zn=Zn2++H2↑,可拆写为氧化反应式:Zn-2e-=Zn 2+,还原反应式:2H++ 2e-=H2↑。并由此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2Fe3++Cu= 2Fe2+ +Cu2+拆写为两个“半反应式”:其中,氧化反应式为。
②由①中的反应,可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
若电极a为Cu ,电解质溶液甲的化学式为;
电极b处的电极反应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