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
192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报告中说: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如果不及时供给农业机器、拖拉机和工业品等,农业本身就不能有进展。因此,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此番讲话意在
A.继续执行列宁新经济政策 | B.实现农业的机械化 |
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
辛亥革命前,南通的大达内河轮船公司、烟台的政记轮船公司、上海的宇绍轮船公司等也是著名的民族航运企业。这些企业
A.都得益于中日甲午战争 | B.培育了新的政治力量 |
C.均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扶持 | D.是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
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 | B.B—C段 |
C.C—D段 | D.D—E段 |
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
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
《南海县志》(19l0年)载:“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以其交洋人也。”这反映了
A.机器缫丝业曾受传统观念束缚 | B.近代工业创建于被迫开放的口岸 |
C.列强侵略刺激了中国工业起步 | D.近代洋务企业是学习西方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