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下图①到⑩分别代表反应中的一种物质,且它们均为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1)①的化学式为 ,⑤和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由⑧制取⑨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⑨转变为⑩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由⑨转变为⑩的反应现象为
对于弱酸,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存在着一种定量关系:如25 ℃时,HAH++A-,则K=
,式中K为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为平衡浓度。下表是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
酸 |
电离方程式 |
电离平衡常数K |
CH3COOH |
CH3COOH![]() H++CH3COO- |
1.75×10-5 |
H2CO3 |
H2CO3![]() HCO3- ![]() |
K1=4.4×10-7 K2=4.7×10-11 |
H2S |
H2S![]() HS- ![]() |
K1=1.3×10-7 K2=7.1×10-15 |
H3PO4 |
H3PO4![]() H2PO4- ![]() HPO42- ![]() |
K1=7.1×10-3 K2=6.3×10-8 K3=4.2×10-13 |
回答下列问题:
(1)K只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K值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值不同,那么K值的大小与酸性相对强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CH3COOH、H2CO3、HCO3-、H2S、HS-、H3PO4、H2PO4-、HPO42-都看成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_。
(4)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对于同一种多元弱酸的K1、K2、K3,总有:,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H="a" 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00 |
700 |
900 |
K |
1.00 |
1.47 |
2.40 |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a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在500℃2L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CO2起始量为4mol,5min后达到平衡状态,则此时v(CO)为.
(2)若在700℃时该反应达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B通入适量CO2 C加入适量铁
D升高温度到900℃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化学反应 2A+B⇌2C;△H<0达到化学平衡时,根据以下条件改变填空:
(1)若A、B、C都是气体,且C为有色气体.
①及时分离出C,平衡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②使密闭容器体积增大,A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不变)
③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的颜色;(填加深、变浅、不变)
④加入催化剂D,平衡移动;(填正向、逆向、不)
(2)若A、C为气体,B为固体;
①加压,则A的体积分数;(填增大、减小、不变)
②增加B的量,A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不变)
.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CO3
(2)K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