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片和图说,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回答(9分):
【图说】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郊。
王昭君,西汉元帝时选入宫廷,自愿充当和亲使者,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史载昭君出塞和亲后,“汉与匈奴合为一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吠之警,黎庶无干戈役。”为此,王昭君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
【图说】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大理市郊。
三塔对峙,金碧交辉,屹立在苍山洱海之间。其主塔名千寻塔,建于南诏(679-902年)时期,造型气势恢宏。史载,千寻塔由唐朝派遣汉族工匠帮助设计建成。
另外两塔建于大理(937-1254年)时期。造型玲珑娟秀,与千寻塔相比,风格既有一致之处又相迥异,各具千秋。
【图说】在新疆和静县的中心广场,矗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雕像,民族英雄渥巴锡手持 枪,勒缰战马,炯炯的目光,深情地凝视着脚下的一片热土,似乎在向来此瞻仰的人们诉说着当年东归的壮烈情景:“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
请回答:(共9分)
(l)阅读昭君墓图及图说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指出,从汉高祖到汉元帝,汉匈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如何?
(2)阅读崇圣寺三塔图及图说,指出南诏的崛起与统一与哪两位重要历史人物有关?崇圣寺三塔是南诏及大理建筑杰作的历史见证,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三塔昭示了什么?
(3)阅读渥巴锡雕像图及图说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渥巴锡被称为“民族英雄”的原因?(2分)
(4)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看,上述图片及图说所揭示的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共同问题?
(32分)人类历史不断向前,人类进步是渐进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决不可认为中国对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出现的近代科学的重大突破毫无贡献。 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托勒密行星天文学无可置疑是起源于希腊,然而还有第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磁现象的知识和基础都是中国提供的,当西方人对磁极性还一无所知时,中国人已在关心磁偏角和磁感应的性质了。
——《李约瑟文集》(中)选自《世界科学的演变》潘吉星主编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4分)材料一是李约瑟博士 (1900—1995,英国著名科学家)在一次中西科技比较讨论会上的发言摘取的部分。根据材料一,请你归纳李约瑟的观点,并给以客观的评价。
材料二有人说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19世 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领域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国盛《科学的历程》
(2)材料二的认识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请徐说明理由。
材料三 20世纪初/中国大地上的掠影
(3)图1所皮映的实质是什么?(2)在十九世纪末,欧洲的城市已经有了自来水,图2反映了当时我国城市人们怎样的生活状况。(2分)根据材料三,用近代化的观点对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进程作一判断。(2 分)
材料四庆龄先生:
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瀕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遣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 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以指导。至于如何由沪北上,已告梦醒与汉年、仲华切商。总期以安全为第一,谨电致意,仁盼回音。 毛泽东、周恩来
――《毛泽东、周恩来邀请宋庆龄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电报》 (1949年1月19曰)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周恩来发电报邀请宋庆龄“北上”的原因。(4 分)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任何战争或战争威胁都被宣布为与国际联盟全体有关的问题,而国际联盟应采取一切经认为适当有效的措施以维护各国间的和平。……如国联的某一成员国违背自己的国际义务而采取战争行动,其他会员国有权对侵略的国家实行经济和军事制裁,但需要全体一致通过决议才能采取制裁行动。
(1)据材料一,国联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
材料二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使其有权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制性决议。……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不仅如此,联合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充当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
——《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2)据材料二联合国是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与国联相比起作用有何不同?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现今不列颠国王拒绝批准那些对公众利益最有益、最必要的法律……我们谨庄严地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独立宣言》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思想观点?提出了什么政治要求?
材料二美国宪法(1787年宪法)是一个集体讨论制定的多种意见的混合物,它必然既混杂着一些良知和智慧,也混杂着一些错误和偏见。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史》
(2)美国宪法中“错误和偏见”有何表现?与《独立宣言》相比,它的保守性体现在哪一方面?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灵魂称义不因为任何行为,仅由于信仰。……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教徒并无不同之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罗马教廷只管信仰上的事,至于财产、金钱、生命等事务应由政府处理,皇权应该名副其实。
——马丁·路德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分析其提出的社会原因。
材料二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是他被上帝预定为选民的外在标志。加尔文派的改革自始至终就一直和政治力量紧密结合。更确切地说,加尔文推行宗教改革的整个过程就是他与日内瓦政府争夺权力的过程。最终他把日内瓦变成了一个政教合一但教权高于政权的城市神权共和国。
(2)与材料一相比,加尔文与马丁·路德的观点有何不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4年4月2日,伏尔泰在一封信中说:“我到处看到那无法避免的革命的种子,……法国人什么事情都做得晚,不过他们终于还是做到了。启蒙运动已普遍展开,一有机会马上就会爆发;而那一爆发将非同小可。”
(1)据材料一指出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公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哪些内容?它规定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
材料三鲁迅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归结为中国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天下大乱的时代),这样两种时代的循环,而给予了深刻的批判。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热情地号召青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3)据材料三分析,鲁迅希望青年人“创造第三样时代”应具备哪些品质?结合所学分析鲁迅提出上述观点的社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