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⑴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⑵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为一种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等大的小球,C为与弹性钢片E相连的小平台,D为固定支架,两小球等高。用小锤击打弹性钢片E,可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不同的高度多次做上述实验,发现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这样的实验结果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⑴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⑵条
C.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D.不能说明上述两条规律中的任意一条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上有质量相等的木块A、B,木块A正以速度V前进,木块B静止。当木块A碰及木块B左侧所固定的弹簧时(不计弹簧质量),则
A.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A减少的动能最多,木块A的速度要减少V/2
B.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整个系统减少的动能最多,木块A的速度减少V/2
C.当弹簧由压缩恢复至原长时,木块A减少的动能最多,木块A的速度减少V
D.当弹簧由压缩恢复至原长时,整个系统动能不变,木块A的速度也不变
如图所示,导热的气缸开口向下,缸内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将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砂慢慢漏出。气缸外部温度恒定不变,则
A.缸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内能减小 |
B.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
C.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 |
D.外界对气体做功![]() |
如图所示,在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向里。一个带电粒子从磁场边界的A点以指向圆心O的方向进入磁场区域内,粒子将做圆周运动到达磁场边界的C点,但在粒子经过D点时,恰好与一个原来静止在该点的不带电的粒子碰撞后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粒子,关于这个新粒子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新粒子的运动半径将减小,可能到达F点 |
B.新粒子的运动半径将增大,可能到达E点 |
C.新粒子的运动半径将不变,仍然到达C点 |
D.新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将变长 |
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它层的电子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214Po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E0=1.416MeV交给内层电子(如K、L
、M层电子,K、L、M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214Po原子的K,L、M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k=1.323MeV、EL=1.399MeV、EM=1.412MeV.则可能发射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为
A.0.013MeV | B.0.017MeV | C.0.076MeV | D.0.093MeV |
在一些电路中,我们常可以将一部分含电源的未知电路等效成一个不知内阻和电动势的电源。如图所示,电路虚线框内的各元件参数未知,当它的输出端a、b间分别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Rx时,电流表有不同读数I,则表格中①、②的数值应为
A.①=28②=0.1A |
B.①=38 ②=0.2A |
C.①=48②=0.3A |
D.①=58②=0.4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