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向100mL CH4 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O2 ,点燃使其完全燃烧,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 和Ar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 B.1︰2 | C.1︰3 | D.1︰4 |
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molCO2与足量Na2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NA |
B.常温常压下,34g氨气中含有10NA个电子 |
C.常温常压下,22.4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
D.标准状况下,11.2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NA |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
B.ⅥA族中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也最强 |
C.某一元素可能既显金属性,又显非金属性 |
D.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
实验室中以下物质的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 |
B.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
C.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
D.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盛放,并贮存在阴凉处 |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操作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某学生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Cl2有强氧化性 |
B.加热碳酸氢钠固体,质量变轻,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 |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发现浓度偏低,可能由于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事先未干燥 |
D.将铜片放人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