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苏东坡写过一篇《日喻》,说的是:一个天生的盲人不知太阳为何物,问“有目者”。有人告诉他太阳像铜盘,并敲了敲铜盘让他听;过几天,盲人听到钟声,就认为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芒像蜡烛,并让他摸了摸蜡烛,过几天,盲人摸到了竹笛,又以为是太阳。苏东坡在文章中还说,南方有一种“没人”,能长时间潜在水中,只因为他“日与水居”。“得于水道”,所以“七岁能涉,十岁能游”,十五岁就能“没”了。假如北方一名“从不识水”的勇士来找“没人”学“没”,“没人”给他讲得再好,他“没”到水里也只有死路一条。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讯先生尊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19岁时的一次全国大游历。游淮阴他追踪韩信早年的足迹;访齐鲁他瞻仰孔庙,观察儒风习俗;到彭城,他听取汉高祖刘邦的传说故事;达大梁,他凭吊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中的著名的夷门……可以说司马迁因为青年时有了行万里路的亲身实践,才能著出不朽的史书。
从前,有个富豪人家的儿子,能够非常流利地背诵航海方法,大家都很信服他。后来他们一起航海,船老大突然病死了。大家自然就请富豪的儿子了。他也义不容辞,当起了船老大。到了回水和急流的地方,他高声背诵驾船的口诀,可是船就是怎么也稳不住,最后终于翻了,全船人都淹死在海水里。
要求:自定中心,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挑选一部好车,不仅得看重它的驱动性能,还得注重它的制动性能。
你对此有什么感悟?请自拟标题,自定文体(除诗歌、戏剧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你可以写童话:驱动与制动是两个孪生的兄弟,他们一起从汽车厂出生,在繁忙的大街上为人们服务,本是嘻嘻哈哈的一对兄弟,有一天被人问:两兄弟谁最重要……然后把现在和谐的大主题埋里面;你也可以写议论文:由驱动制动引申到社会的发展,既要改革,驱动社会发展,又要制动,保持社会稳定。最后总结社会和谐,需要驱动制动同时注重!你还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写高三复习阶段既要加速驱动,又要制动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一张一弛。
作文
电影《走出非洲》里说:“我们不是这里的主人,我们只是从这里经过的客人。”行走在苍苍际宇,我们都是匆匆一过客。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受?
请以“过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800字。
高中要不要取消文理分科的讨论正热火朝天。其实许多事情本就不能作简单的、截然的划分,比如快与慢,比如长与短,比如得与失,比如乐与哀…“,请以“____之间”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请以“假如那天不下雨”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外文体自选。
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