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末,中国政府积极实施对外开放“走出去”的战略。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走出去”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      B、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提出的   D、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杰克.贝尔登的看法( )

A.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
B.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D.反映了抗日政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根据下面的纸币蕴含的历史信息,推测其最可能流通于( )

A.20年代初的苏俄 B.大革命时期的广州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根据地 D.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统治区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还记载: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 )

A.民族资产阶级垄断了商业活动
B.外资与华资竞争共生关系
C.西方在华商品输出都靠中国人经营
D.中国商人在本国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

1876 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