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区中有利于城市形成的是
①水源条件较好的山顶 ②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
③沿海地区 ④雨林地区的平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
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安徽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
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
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
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
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 | B.乙、丁 |
C.甲、丙 | D.乙、戊 |
读“我国某城市(117°E,32°N)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A.1月1日16:00 | B.3月1日6:00 |
C.7月1日6:00 | D.8月1日16:00 |
此时()
A.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
B.澳大利亚北部天气高温多雨 |
C.从澳大利亚西岸向中国航行的轮船顺风顺水 |
D.南极中山站正值科考繁忙季节 |
冻雨是大气中过冷却水滴降落过程中,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相遇发生冻结的一种降水。如图曲线是等温面分布图,等值距为2℃。读图回答问题以下问题。
|
图示时刻正发生冻雨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与①地相比,③地()
A.气温更高 | B.气压更低 |
C.光照更强 | D.风力更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