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有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细绳跨过悬挂的定滑轮,两端分别系有小球 A B ,如图所示。一实验小组用此装置测量小球 B 运动的加速度。令两小球静止,细绳拉紧,然后释放小球,测得小球 B 释放时的高度 h 0 = 0 . 590 m ,下降一段距离后的高度 h = 0 . 100 m ;由 h 0 下降至 h 所用的时间 T = 0 . 730 s 。由此求得小球 B 加速度的大小为 a =    m / s 2 (保留3位有效数字)。从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得知,小球 A B 的质量分别为 100 . 0 g 150 . 0 g ,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 9 . 80 m / s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可得小球 B 加速度的大小为 a ' =    m / s 2 (保留3位有效数字)。可以看出, a ' a 有明显差异,除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可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喷泉, 喷出的水柱将一质量为 M 的卡通玩具稳定地悬停在 空中。为计算方便起见,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 S 的喷口持续以速度 v0 竖直向上喷出; 玩具 底部为平板(面积略大于 S ); 水柱冲击到玩具底板后, 在竖直方向水的速度变为零, 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i) 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

(ii)玩具在空中悬停时, 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

[物理——选修 3-3]

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 两压强差 Δ p 与气泡半径

r 之间的关系为 Δ p = 2 σ r , 其中 σ = 0 . 070 N / m 。现让水下 10 m 处一半径为 0 . 50 cm 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 p 0 = 1 . 0 × 10 5 Pa , 水的密度 ρ = 1 . 0 × 10 3 kg / m 3 , 重力加速度大小 g = 10 m / s 2

(i) 求在水下 10 m 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

(ii)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 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 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 比的近似值。

如图, 两固定的绝缘斜面倾角均为 θ , 上沿相连。两细金属棒 ab (仅标出 a 端 ) cd (仅标出 c 端)长度均为 L , 质量分别为 2 m m ;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柔软导线将它们连 成闭合回路 abdca, 并通过固定在斜面上沿的两光滑绝缘小定滑轮跨放在斜面上, 使两金属棒 水平。右斜面上存在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已知两根导线刚 好不在磁场中, 回路电阻为 R , 两金属棒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 已知金属棒 ab 匀速下滑。

求:(1)作用在金属棒 ab 上的安培力的大小;

(2) 金属棒运动速度的大小。

用插针法测量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用A、B两个大头针确定入射光路,C、D两个大头针确定出射光路, O O ' 分别是入射点和出射点。如图(a)所示。测得玻璃砖厚度为 h 15 . 0 mm ;A到过 O 点的法线 OM 的距离 AM 10 . 0 mm M 到玻璃砖的距离 MO 20 . 0 mm O ' OM 的距离为 s 5 . 0 mm

(ⅰ)求玻璃砖的折射率;

(ⅱ)用另一块材料相同,但上下两表面不平行的玻璃砖继续实验,玻璃砖的截面如图(b)所示。光从上表面入射,入射角从 0 逐渐增大,达到 45 ° 时,玻璃砖下表面的出射光线恰好消失。求此玻璃砖上下表面的夹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