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下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A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
(2)图中细胞中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而获得的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产的特点,但难以在体外培养。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但不会产生抗体。
(3)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细胞3,这种细胞称为。把它在乙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通过过程②或⑧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抗体。
B.水和无机盐是由植物木质部的导管输送的。用32P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32P的累积量和运输量,结果如右图。

(1)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主要形式是
(2)在与aBCd四点相对应的细胞中;
1)累积量最高的是点处的细胞,这是因为根尖该部位没有结构。
2)吸收量大小依次为
3)c点处的细胞主要靠作用吸收水分.该处细胞的形态是下图中


4)最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点处的细胞
(3)制约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直接因素有
①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 ⑧细胞膜上的多糖 ④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A.

①②

B.

②⑧

C.

⑨④

D.

①④

(4)由磷构成的细胞化合物有(写出两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简称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RP基因操纵元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DNA分子片段,RBS是核糖体结合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RP基因操纵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合成的RP1的多肽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相应碱基序列分别为AGA、GUG、CUU,则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基因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
(3)核糖体主要由______________等物质构成,图中核糖体沿着mRNA的移动依次合成的有关物质是______________等(用图中所示物质表示),当细胞中缺乏rRNA时,RP1与RBS结合,导致RBS被封闭,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通过这种调节机制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
(4)大肠杆菌细胞中的RNA,其功能有______________ (多选)。
A.作为遗传物质 B.传递遗传信息 C.转运氨基酸 D.构成核糖体

甲病(由基因D、d控制)和乙病(由基因F、f控制)皆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经诊断,发现甲病为结节性硬化症,基因定位在第9号染色体长臂上,大多表现为癫痫、智能减退和特殊面痣三大特征。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图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
(2)Ⅱ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其致病基因来源是_______________。
(3)若Ⅲ4与Ⅲ5近亲结婚,生育一患甲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4)若Ⅲ6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出现变异的原因是其亲本中___________形成生殖细胞时,减数第_______________次分裂染色体出现了分配异常。
(5)为减少遗传病的发生,首先要禁止近亲结婚,此外,可对胎儿脱落细胞进行培养并作染色体分析,通常选用处于有丝分裂_______________ (时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

如图一是某课题组的实验结果(注:A酶和B酶分别是两种微生物分泌的纤维素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一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
(2)据图一,在40℃至60℃范围内,热稳定性较好的酶是____________。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图一所示实验结果统计表,由图一可知表中③处应是_____________,⑧处应是_____________。

温度(℃)①②③④⑤⑥⑦
A酶活性(mmol•S﹣1) 3.1 3.8 5.8 6.3 5.4 2.9 0.9

B酶活性(mmol•S﹣1) 1.1 2.2 3.9⑧ 3.4 1.9 0

(4)图二表示30℃时B酶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他条件相同,在图二上画出A酶(浓度与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
(5)适宜条件下,取一支试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摇匀,一段时间后加入纤维素,几分钟后加入新制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结果试管中没有产生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

不同的生物材料均可能用来研究细胞的增殖。取菊花茎中中轴、侧枝、髓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测定其细胞周期的部分时间,见表。(单位:h)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生组织部位
细胞周期总时间
G1期
S期
G2期
中轴
135.0
112.4
10.1
9.3
侧枝
51.4
30.9
7.9
9.4

72.5
51.7
8.9
8.7

(1)表中侧枝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时间为_____________h。
(2)从表中看出,同种生物内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期;DNA的复制是在S期完成的,则G1期发生的变化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
(3)大蒜素是从大蒜中分离出的化合物,能抑制癌细胞增多。为研究其抑制作用的具体机理,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
A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大蒜素+1mL生理盐水
B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 DNA复制抑制剂+1mL生理盐水
C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1mL大蒜素+1mL DNA复制抑制剂
D组:动物细胞培养液+癌细胞+_____________
②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定期取样,检测结果;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4)根据上述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①D组横线上“?”处应加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设置D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采用DNA复制抑制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如图1表示在最适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2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理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影响c点左右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适当提高外界温度,图中d点将向___________移动。
(2)由图1可知,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___________mg。
(3)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对该植物来说,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a、b、c、d对应光照强度)对应图2中的状态依次是___________。
(4)研究者进行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组合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开度及细胞间CO2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在两种光强度下,随温度升高,叶片光合速率均___________;从甲、乙两图分析,原因可能是:随温度升高,___________,使叶片吸收的CO2减少。
②据丙图可知,适宜光强/40℃、强光/37℃及强光/40℃进行组合处理,推测这些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___________ (填上升/不变/下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