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纲领性文件()
①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  
 ③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④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 A. | 
   ①  | 
 B. | 
   ①②  | 
 C. | 
   ①②③  | 
 D. | 
   ①②③④  | 
2013年5月11日—17日,德国马尔巴赫市席勒中学17名师生对铜陵市一中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访问活动。铜陵市一中给这些学生开设了汉语、中国民乐、武术、书法、剪纸、中国象棋等课程,受到德国师生的欢迎,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浓厚的兴趣。这说明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③ | 
“2013中国·土耳其文化年”3月份在北京举行。中国和土耳其虽然距离遥远,但是历史渊源却十分紧密。中土互办文化年,有利于
  ①中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②彻底消除中土文化的差异
  ③促进世界文化走向繁荣④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所指出的“遗产”是指
| A.传统习俗的继承 | B.传统建筑的继承 | 
| C.传统思想的继承 | D.传统文艺的继承 |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通过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进行文化传播。以下对这种传播途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 
| B.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 C.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 
| D.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庆祝“厚南节”是
  ①布朗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布朗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中华民族生存的基本特征 ④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动力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