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完成21~22题。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于绿洲内部草原中
B.分布于草原牧区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
C.分布在旱农业区内部
D.分布在河流上游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不包括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D.人文发展指数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域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据此回答18——20题:
20世纪80年代,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是:

A.技术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能源密集型

这些产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主要是因为中国沿海地区拥有:

A.资金和技术优势 B.劳动力优势 C.交通、服务优势 D.能源优势

这些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特殊的时期开始转移到我国,是因为我国:

A.采取了有效的产业政策,进行了体制改革,改善了投资环境
B.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大量涌向东南沿海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交通方便、资源条件优越
D.东南沿海地区科技发达,法制健全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具备的优势是

A.资源和劳动力丰富 B.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
C.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 D.科技力量雄厚

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资源状况 D.人口分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