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可以组合成“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 -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结合四国统计数据完成1—2题。
国家 代号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城市人口比重(%) |
GDP增长率(%) |
||
2000年 |
2007年 |
2000年 |
2007年 |
2![]() |
|
① |
8. 93 |
8. 65 |
73.4 |
72.9![]() |
8.1 |
② |
341. 69 |
377. 82 |
27.7 |
29.3 |
9.2 |
③ |
20. 59 |
22. 65 |
81. 23![]() |
85.1 |
5.4 |
④ |
135. 37 |
141. 52 |
35.8 |
42.2 |
11.4 |
对四个国家的描述与表中显示数据结果不相符的是 ( )
A.①国城市化进程减缓 | B.②国人口增长缓慢 |
C.③国城市化水平最高 | D.④囤经济发展最快 |
表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印度、巴西、中国 | B.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 |
C.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 | D.印度、巴西、俄罗斯、中国 |
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吉林、山西、湖南、海南 |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东 |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
D.浙江、山东、北京、福建 |
我国是世界上区域差异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
B.我国幅员辽阔,地势高差大 |
C.历史上我国不同地区的地质作用差异很大 |
D.历史上我国战争、自然灾害等频繁发生 |
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范围图,读图回答各题。甲、乙、丙三大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A.甲区纬度高,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
B.乙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
C.乙区不临海,故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
D.丙区背陆面海,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
图中三大自然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甲区草场广布,河网密布 | B.乙区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
C.丙区一马平川,终年温湿 | D.甲乙两区均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可以它作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该线经过甘肃、陕西和河南三省南部以及安徽、江苏北部。据此回答各题。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米 |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寒温带针叶林 |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 |
B.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
C.北方民居房檐宽 |
D.同高度楼房,北方南北楼间距比南方大 |
造成我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 | B.地形 | C.土壤 | D.热量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各题。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 | B.利用综合指标 |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
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
C.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